(世界日报 记者李荣╱湾区报导)「(签证)没过我又能怎么办呢?去别的地方冲一下吧。」来自台湾、约三年前在加州州立大学拿到企业管理硕士的「阿Ken(化名)」,毕业后在湾区一间约百人的中型公司上班,主要负责营销与业务,一路从OPT换到H-1B身分。几个月前公司业务调整,他被迫转换工作,在一间小公司找到「经理」的职位,递交转换H-1B的申请;无奈申请后收到移民局的RFE(Request for Evidence)的要求。备齐数据送件后,仍于3月初被告知签证被拒,只好匆匆离开美国,连车子都还没来得及卖。
阿Ken的家境不错,只是一直不想要靠家人的他,硕士毕业后就抱着留在美国打拚的决心。先在南加一间销售公司短暂打工后,到北加投靠亲戚,因缘际会下拿到销售的工作,过去两年替公司创造逾百余万的业绩,「我是真的很认真,经常是公司最后一个下班的人。回家还钻研『销售圣经』那些经典书,就为了让自己的能力更强。」
他说,为了维持身分,生活几乎完全奉献给公司,不但很少休长假,工作上多少也需要委屈求全,「你要留下来,不想被炒掉,得做两、三个人的工作。」另一方面,数千元的签证申请及律师相关费用还得自己付,「据我所知很多公司都是这样,虽然有些费用规定是要从公司的名义出,但是不少公司要员工私下还钱。」
阿Ken回忆,工作两年多,虽然业绩不错,但是落到自己口袋的钱其实不多,尤其在湾区高物价下,自己只能窝在一间出租房,平常外食也须尽量节省,常选择快餐,才能多少存下一些钱,支付签证费用。
虽然之前顺利申请到H-1B,但公司几个月前改组,他被迫另谋出路。虽然顺利找到一间小公司上班,但又是一笔转换费用。可是即使钱花了,依然收到补件要求,最终还是因为职位的专业性不足被拒绝。
他表示,原先也有想过回学校进修,顺便于同时间再找工作,也曾考虑转读一个法律的学位,但学费惊人,势必又要跟父母开口,想了想还是作罢。后来透过家人辗转找到一个在中美洲的工作机会,「我就花个几年的时间,去那边好好学、好好跑。以后的事以后再说,对于美国,我试过了、尽力了。」
許多新建的公寓樓盤,享有多年的稅務優惠,每月省下的房地稅很可觀。(美聯社) 在紐約購買公寓,經常會聽說「這個樓
了解更多發跡自佛羅裡達的驅動橙式健身中心(Orangetheory Fitness)目前已有超過1000家分店遍布全球
了解更多天廣新天地(Tangram)與紐約非營利藝術組織藝橋(ArtBridge)共同邀請紐約華裔藝術家豐風(Lisk
了解更多本网站不构成任何证券或等价物的销售要约。本网站包含的信息将不可作为购买任何投资利益的要约或要约邀请,且不提供任何投资管理或咨询服务。任何上述要约或要约邀请都将依照相关证券法律中规定的豁免注册要求,仅向法律允许的区域内的合格投资人发送保密的与特定投资相关的私募备忘录。过往表现并不能预示未来结果。